您好,欢迎来到我们爱旅游。
搜索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舟次的读音是什么

舟次的读音是什么

来源:我们爱旅游

舟次的拼音是:zhōu cì。

舟次的注音是:ㄓㄡㄘˋ。结构是:舟(独体结构)次(左右结构)。词语解释是:1.船停泊之所。即码头。2.行船途中,船上。舟次[zhōucì]⒈船停泊之所。即码头。⒉行船途中,船上。引证解释是:⒈船停泊之所。即码头。引宋苏轼《与程正辅提刑书》之六:“軾深欲出迎郊外,业已杜门……专令小儿去舟次也。”宋范正敏《遯斋闲览·谐噱》:“﹝东坡云:﹞其初离昌化时,有十数父老皆携酒饌直至舟次相送,执手泣涕而去。”⒉行船途中,船上。引《宋史·朱台符传》:“復出知洪州,卒於舟次。”清马建忠《上李伯相论朝鲜商约》:“忠前於本月初五日由烟臺舟次肃上一稟。”。网络解释是:舟次《舟次》是由我国著名词人辛弃疾所作,其全名为《水调歌头·舟次扬州,和杨济翁、周显先韵》。7、综合释义是:船停泊之所。即码头。宋苏轼《与程正辅提刑书》之六:“軾深欲出迎郊外,业已杜门……专令小儿去舟次也。”宋范正敏《遯斋闲览·谐噱》:“﹝东坡云:﹞其初离昌化时,有十数父老皆携酒饌直至舟次相送,执手泣涕而去。”行船途中,船上。《宋史·朱台符传》:“復出知洪州,卒於舟次。”清马建忠《上李伯相论朝鲜商约》:“忠前於本月初五日由烟臺舟次肃上一稟。”舟次[zhōucì]船只停泊。唐.韩愈〈祭湘君夫人文〉:「舟次祠下,是用有祷于神。」航程,指旅途。《宋史.卷三零六.朱台符传》:「复出知洪州,卒于舟次。」。8、汉语大词典是:(1).船停泊之所。即码头。宋苏轼《与程正辅提刑书》之六:“轼深欲出迎郊外,业已杜门……专令小儿去舟次也。”宋范正敏《遁斋闲览·谐噱》:“﹝东坡云:﹞其初离昌化时,有十数父老皆携酒馔直至舟次相送,执手泣涕而去。”(2).行船途中,船上。《宋史·朱台符传》:“复出知洪州,卒于舟次。”清马建忠《上李伯相论朝鲜商约》:“忠前于本月初五日由烟台舟次肃上一禀。”。9、国语辞典是:船只停泊。舟次[zhōucì]⒈船只停泊。引唐·韩愈〈祭湘君夫人文〉:「舟次祠下,是用有祷于神。」⒉航程,指旅途。引《宋史·卷三〇六·朱台符传》:「复出知洪州,卒于舟次。」。10、辞典修订版是:船只停泊。唐.韩愈〈祭湘君夫人文〉:「舟次祠下,是用有祷于神。」航程,指旅途。《宋史.卷三零六.朱台符传》:「复出知洪州,卒于舟次。」。

舟次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,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:

一、网络解释    【点此查看舟次详细内容】

舟次《舟次》是由我国著名词人辛弃疾所作,其全名为《水调歌头·舟次扬州,和杨济翁、周显先韵》。

二、汉语大词典

(1).船停泊之所。即码头。宋苏轼《与程正辅提刑书》之六:“轼深欲出迎郊外,业已杜门……专令小儿去舟次也。”宋范正敏《遁斋闲览·谐噱》:“﹝东坡云:﹞其初离昌化时,有十数父老皆携酒馔直至舟次相送,执手泣涕而去。”(2).行船途中,船上。《宋史·朱台符传》:“复出知洪州,卒于舟次。”清马建忠《上李伯相论朝鲜商约》:“忠前于本月初五日由烟台舟次肃上一禀。”

三、国语辞典

船只停泊。舟次[zhōucì]⒈船只停泊。引唐·韩愈〈祭湘君夫人文〉:「舟次祠下,是用有祷于神。」⒉航程,指旅途。引《宋史·卷三〇六·朱台符传》:「复出知洪州,卒于舟次。」

四、辞典修订版

船只停泊。唐.韩愈〈祭湘君夫人文〉:「舟次祠下,是用有祷于神。」航程,指旅途。《宋史.卷三零六.朱台符传》:「复出知洪州,卒于舟次。」

五、关于舟次的词语

鳞次相比  贯鱼成次  不分主次  蓬宿草次  鲍鱼之次  超阶越次  

六、关于舟次的诗句

识面客舟次  扁舟次淮浦  偶因回舟次  偶因回舟次  舟次寒城外  泛舟次岩壑  

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舟次的详细信息

Copyright © 2019- myak.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-1

违法及侵权请联系:TEL:199 1889 7713 E-MAIL:2724546146@qq.com

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